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贫血常识:贫血的六大类型

导读:病因: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贫血常识:贫血的六大类型

3、失血性贫血

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病因:1、严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2、宫外孕、前置胎盘或分娩时的各种妇产科大出血;3、性生活创伤大出血;4、支气管扩张或肺肿瘤的大咯血;5、溃疡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呕血;6、各种手术外伤及外科手术时的出血等。

症状:如果出血量达到1500-2000毫升(约总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后卧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恶心、气促、极度头晕甚至短暂意志丧失。由于血循环的重新分布,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

防治:应针对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输血,然后治疗原发病。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迅速输人全血、血浆、右旋糖酐和生理盐水等,以补充血量和抢救休克状态。有慢性出血史或原来铁贮量已较低甚至已耗尽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后1-2月开始给予口服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补足铁贮量。

辅助治疗:在渡过急性期后应及早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因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或衰竭(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病因:与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苯、砷、碘胺类、氯霉素药物及放射线等。一些器质性病变如结核病、肝肾疾病、白血病等,常可并发再障。

症状:这种贫血病人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现象,还有畏寒和发烧等症状。

防治:再障的治疗一般以中草药和睾丸素为主,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如疗效不佳可改用药物有苯丙酸诺龙、碳酸锂、氧化钴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对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仍无效则考虑做脾切除,术后继续保守治疗。预防再障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有病情变化及早请医生调治,不要滥用消炎药,及时治疗肝肾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5、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病因: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病因:1、红细胞膜的缺陷;2、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3、红细胞酶的缺陷;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病因: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症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慢性溶血: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疽,脾、肝肿大,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疽。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防治: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2、脾切除术。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可考虑作脾切除术。3、输血。有输血必要者,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的红细胞。一般情况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