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用的激素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激素,首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其次是农药ddt、各类洗涤剂、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用聚苯乙烯做的方便餐盒、儿童用橡皮奶嘴等。伍学焱指出,这些化学物质都是人工合成的,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ddt和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会在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雌激素的作用。”
药物中的激素
很多治疗皮肤过敏、各类感染的外用软膏都含有激素成分,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在使用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药物成分传播,也可能导致意外经皮吸收。伍学焱强调,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避免和孩子有肌肤接触。
太多激素毁了健康
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几乎都生活在“环境激素的海洋”中。环境激素令雄性退化,在动物世界已显露出雌性化危机,人作为生物链的末端,终将难逃厄运。
首先,有数据显示,极其微量的环境激素都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甲状腺、睾丸、卵巢等器官正常功能。产前或怀孕期间接触外源性性激素,会造成男孩精子量降低、尿道下裂、隐睾及睾丸肿瘤等症状。丹麦科学家对近1.5万名男性进行调查,发现过去50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激素,导致成年男性精液中的精子密度下降45%,精液量也减少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