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备孕

授课乙肝妈妈“孕”事指导

导读:如果是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

授课乙肝妈妈“孕”事指导

能做母亲是上苍对女性的偏爱,每一位女性都渴望做母亲,“乙肝女性”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妈妈来说,怀孕前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宝宝生下来后要如何小心照料,竟成了许多乙肝妈妈的心事。

“孕”前

乙肝常识先知晓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介绍,2002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乙肝的人数约为3000万例,全国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约30万例。乙肝传播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经血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其中围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静脉内滥用毒品;性接触传播等。

科学筛选早发现

对于有潜在乙肝罹患风险的孕妇,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判别自身目前的乙肝患病状况。如果是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这类带毒者虽可终身携带,却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这类妇女可以怀孕。

若诊断显示“大三阳”,同时hbv-dna呈阳性,则说明有明显传染性,也可能伴有肝细胞损伤。而经研究证实,孕妇hbsag、“乙肝”e抗原同时阳性,几乎100%会传染新生儿,且大多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对于这类妇女最好先考虑休息治疗,待“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转阴后再怀孕为好。此外,肝炎的急性期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能怀孕生育,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宜怀孕,这是为了母亲健康,同时也避免怀孕后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孕”中

及时产检避风险

进入孕期,肝脏负担会加重,同时免疫力降低、免疫功能不稳定等现象会出现,很可能导致孕妇自身转氨酶值升高,病毒量增大,在这时候用药治疗,或多或少都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伤害。因此乙肝携带者在怀孕前就要重视自身的健康,进一步增大生下健康宝宝的几率。

孕期重点防控宫内传播对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疫苗尚不能完全阻断,据统计有6%~10%的感染率。因此怀孕期间,宫内传播是乙肝防治的重点。怀孕后,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多补充维生素类,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定期去医院做检查,按高危妊娠来进行监测。28周前,在身体没有异样的情况下,半个月去做一次围产保健,同时测量病毒量,确保自己的病毒量在正常值内,即使出现情况也能尽快得到治疗。从28周开始,要每周做一次围产保健,同时每隔4周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断乙肝病毒在宫内的传播几率。

学会科学挑“食”

乙肝孕妇饮食上要多食用菌类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vc的含量,不饮酒、不吸烟,减少肝脏负担。具体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在配药时咨询你的大夫和药剂员,确认该药对肝脏没有损害。这些包括处方和非处方的药物。有许多种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会损害肝脏。

平时饮食应注意少食动物肝脏类食物,肝病孕妇过多食用动物肝脏易导致体内维生素a达到危及胎儿的水平,并可能有致畸作用。通过对一些畸形儿,包括耳朵缺陷、头面形态异常、唇裂以及神经系统缺陷和胸腺发育不全的患儿调查,发现其患病均与孕妇过量食用动物肝脏有关。怀孕期间更要严禁饮酒:因为酒里的主要成份是乙醇,它主要经肝脏代谢。正常人长期饮酒,因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损害,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对于肝病患者,饮酒更会加重肝脏负担。

“孕”后

哺乳问题要重视

调查表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30%~40%系母婴传播所致,而我国每年2000万产妇中,约有200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能否为婴儿哺乳,一直是困扰产妇和医务人员的问题。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许多妈妈忍痛割爱,放弃母乳喂养。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母乳中乙肝病毒dna的检出率偏高,更增加了人们对母乳喂养可能传播乙肝的恐惧和忧虑。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这部指南是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它秉承循证医学的原则,只纳入被公认、已经得到严格临床验证的方案,明确了医务人员治疗乙肝应当遵循的标准。各级各地医务工作者应该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操作,为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

孩子出生后应尽快免疫

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是通过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感染。因此,我们要求在孩子出生时,就立即给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且要越早越好。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病毒抗体,注射到婴儿体内后,如果婴儿被感染,抗体就能中和病毒,立即起到保护作用。另外,乙肝病毒主要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血液传播,不是经消化道传播。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通过胃管注入黑猩猩的胃内,黑猩猩不发病;但如果用牙刷刷它的牙龈,再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涂在它的牙龈上,结果黑猩猩发病,说明病毒是通过破损的牙龈黏膜进入血液而感染的。

流行病学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只要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与不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没有任何差异。庄教授说:“关于这一点,已有多篇论文发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