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小儿使用抗生素的8个常见问题

导读:如果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使用广谱抗菌素的话,其在7岁之前发生过敏性鼻炎、湿疹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危险明显高于6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素的婴儿。

小儿使用抗生素的8个常见问题

抗生素临床应用适应症有下面这些: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外耳道流脓;

2鼻窦炎,表现为流脓性鼻涕;

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4细菌性感冒合并高烧持续增长1~2天不退或有高热惊厥者;

5细菌性肺炎;

6验血报告白细胞超过12000个/立方毫米,嗜中性粒细胞超过80%。

孩子生病后,家长应带孩子去看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从最小剂量开始,尽量用窄谱抗生素而不用广谱抗生素,一般是5天左右比较恰当。一种抗生素能治好的病就没必要用两种。

半岁内婴儿慎用。前不久,英国医学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使用广谱抗菌素的话,其在7岁之前发生过敏性鼻炎、湿疹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危险明显高于6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素的婴儿。

有鉴于此,如果没有适应症,对6个月内的婴儿要绝对禁忌使用抗生素。即使有适应症,使用广谱抗菌素也要特别小心谨慎,尽量选用抗菌谱较窄的抗菌素。

半岁一2岁的婴幼儿可以使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的药物,禁用四环素、磺胺和氯霉素。还有喹诺酮类药物,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1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内的常住有益菌群。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

2导致儿童身体细菌耐药率增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儿童疾病治疗中抗生素是用还是不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年轻妈妈,甚至连医务人员也无所适从。事实上,“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现就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几个热门话题给予解答。

氨基糖甙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

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有三万儿童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95%以上为氨基糖甙类药物)而造成耳聋。

耳毒性副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前庭功能受损,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另一类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严重者致耳聋。耳聋常发生在耳鸣之后,可在用药期间出现,也可在用药后数月乃至半年后才出现。

6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年长儿患病时应慎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在用药期间孩子若出现高音调耳鸣、耳胀、眩晕及步态不稳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青霉素过敏者不宜选用头孢菌素。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头孢菌素过敏者,几乎都对青霉素过敏;而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对头孢菌素过敏。因此,凡以往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者、近期内刚发生过青霉素过敏反应者、原有头孢菌素过敏史者,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均应禁用或慎用头孢菌素,最好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以免发生不测。

三种疾病无需使用抗生素:

感冒。感冒是3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占各级医院儿科门诊就医人数的首位。治感冒不宜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理由有:1感冒的病原体90%以上是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抗生素对病毒无效;2研究表明,抗生素既不能改变感冒病程和转归,也不能有效地预防普通感冒的并发症;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如大剂量青霉素除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还可导致大脑兴奋性增高——惊厥,即“青霉素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秋冬季腹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每年10~12月份这个季节发生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本病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在临床上有3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秋冬季腹泻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70%,可见滥用抗生药物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凡遇到病儿腹泻,要仔细观察粪便性状,秋冬季腹泻是蛋花样便,认真分析导致腹泻的原因,恰当用药,不能千篇一律服用抗生素。中国腹泻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的病因多为轮状病毒引起,可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患儿就可以治愈。

婴幼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病,细菌感染并非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气道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抗生素收效甚微或无效。因此,哮喘治疗中必须避免滥用抗菌素。

发高烧的孩子须验血,再由医生判断该不该使用抗生素。急性发热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症状,感冒、扁桃体炎和肺炎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

临床上,小儿生病后表现发热或高热持续不退来医院就诊时,儿科医生在疾病诊断中常要求检查血象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小孩发烧—般都有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约有15%属于细菌感染。简便快速的血象检查对鉴别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尤其对细菌血症提供及早的诊断指标,为病儿选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可靠的指示。

感冒后咳嗽多数不需使用抗生素。

当感冒急性期症状(如发烧、流涕、头痛等)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感冒后咳嗽,多见3—7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呈阵发性,早晚厉害些,可以持续3~6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医学研究证实,引起患者感冒后咳嗽持久不愈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这种咳嗽通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缓解。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患儿表现为轻度刺激性干咳,如其精神和食欲正常,玩耍自如,晚上睡着后不咳,可以不用止咳药,更不要使用抗生素,2~3周后咳嗽会自行消失;若少数患儿频繁咳嗽,影响睡眠,则需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强效镇咳药物,咳嗽症状就能缓解,乃至消失。

必须指出,抗生素治疗感冒后咳嗽大多是无效的,切不可滥用;但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慢性咳嗽,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治疗却有明显疗效。

用过抗生素,需补益生素。

无论是口服抗生素还是注射抗生素在杀灭或抑制体内致病菌的同时,也必然会杀灭对该药敏感的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打乱肠道内微生物的正常平衡,造成肠道菌群紊乱,降低人体对维生素a、b族,锌及镁的吸收。

益生素是参与肠内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或物质。国际上常用的活菌制剂:(1)乳杆菌:活乳酸杆菌加入牛奶中成为酸奶。(2)双歧杆菌:主要用于调整菌群失调,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症。

专家提醒:

在此有必要提醒年轻妈妈,用过抗生素后应及时使用足量的益生素来补充损失的有益菌,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两小时后食用益生素,或停用抗生素后及时食用益生素。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