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适当的"惩罚"有助bb成长

导读:但她并非出生于艺术之家,从小也没涉足演艺圈,而是在父亲的监督下,练了十年书法,早在上高中时,就给梅地亚中心等单位题写过招牌。

适当的

编者按:幼儿教育本应是充满温馨亲情、飘荡着玫瑰芳香的话题,然而,“本期关注”却让您把目光聚焦到“惩罚”上,这似乎有些冒昧。不过,我们的初衷是想让大家一起探讨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听取了专家的指导及家长的意见之后,相信您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这里,我们特意为您安排了两个家教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些许启发。

静蕾在“罚”的雨露中开放

【微型档案】

徐静蕾,年轻的女导演,在演艺界有“才女”之誉。但她并非出生于艺术之家,从小也没涉足演艺圈,而是在父亲的监督下,练了十年书法,早在上高中时,就给梅地亚中心等单位题写过招牌。

徐静蕾出身于北京市一个普通人家,那时,父母特别希望她生活平静、安稳,像花蕾那样充满生机,享受温馨的阳光,便给她取名“静蕾”。

在徐家,虽然奶奶健在,但真正的当家人是爸爸——大至家庭建设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小至儿女的学习督促,他都事必躬亲。静蕾姐弟俩相继出生以后,爸爸、妈妈一方面将亲情之爱洒向他们的心田,另一方面也对他们寄予厚望。

小静蕾3岁多的时候,爸爸就教她认字并练习写字,从铅笔、钢笔到毛笔,一路练下来。一天,看着静蕾写的字,无论是点、横、竖、撇、捺,还是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蛮有韵味,爸爸于是决定让她开始练书法。当时,静蕾还不满6岁。爸爸专门买来各种字帖让她临摹,而且每天出门前,都为女儿画好“米”字格,布置好书法作业,下班回来,仔细检查。

爸爸检查作业十分认真,每一页都要用红笔画出写得好的字,并且打分。如果得了95分以上,静蕾就会得到奖励。若写得不好,或者明显有敷衍的痕迹,轻者,一顿批评,要求以后好好写;重者,要求重写,直到写好为止。

本来小孩子的注意力就难以持久,长时间干某件事情更免不了厌倦。徐静蕾也不例外。一天,爸爸下班后要检查作业。静蕾因为贪玩,尚未完成,只好忐忑不安地站着,等待挨训。一向严格的爸爸让她把作业写两遍。小静蕾委屈地含着眼泪,整整写了一晚上才完成。手臂感到酸痛了,教训也记住了。从此,她再出去玩时,总是提心吊胆。到了爸爸快下班的时间,赶紧坐下来练字,以免挨罚。

在爸爸眼里,书法、绘画是属于女孩子的艺术,高雅、体面、超凡脱俗。其实,乖巧、懂事的徐静蕾也认定父母的要求不会有错,对练字也特用心。但天天与笔墨纸砚为伍,和点横竖撇捺打交道,她觉得挺枯燥。她每天被关在家里写字,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总觉得心里不平衡。

也许是因为被管得太严,小静蕾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一天,有人问她的理想是什么,小静蕾答得痛快:“能不听我爸爸的话,什么时候想干吗就干吗,他说什么都听不到,就好了。”尽管小静蕾这样说,但实际上,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她还是坚持将书法练下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小学到中学,徐静蕾写一手好字,是全校有名的,这常常令同学们钦佩,也让她深感自豪。有一次,校领导当着全体师生的面表扬了她。从那时起,她喜欢上了书法,以后练得更主动、更刻苦,写得也更好了。上小学和中学时,她得过国家级书法比赛的好名次。每一次,当徐静蕾把获奖证书捧回家时,父亲总是抑制不住欣喜,泪水在眼眶里涌动。后来,父亲在小汤山买了一个农家小院,正好有一面白墙,父亲特意让静蕾在上面题写《兰亭序》。这对她无疑是一次鼓励!

上高中后,在父亲的督促下,徐静蕾又学习绘画。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学画,报名到离家很远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劳动人民文化宫补习。面对那绚烂缤纷的色彩,她不止一次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甚至将它幻化成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志向。她曾想,今后的人生目标就是美术,将来当一名画家或书法家。高考时,静蕾本来准备报考美术学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她的主意,也改变了她一生的职业和命运。

至今,谈起历历在目的往事,静蕾心里仍充满着感激之情:“仔细想想,当时父亲严格要求是对的。小孩子肯定是贪玩的,不愿意学习,家长强制学一点东西,虽然当时不高兴,但对将来还是会有好处的。”

采访感悟:惩罚需要严中有慈,恩威并施。如果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子女就能从中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会努力地塑造自己。这样罚与不罚就无关紧要了!

科学的家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微型档案】

2004年7月,江苏赣榆县高中“奥数班”的李方柏、李方楠兄弟俩分别以681分和663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李方柏还以数学满分成为全省单科状元。

兄弟俩的父亲李道路、母亲居延彩都在赣榆县龙河乡直中学任教,他们的家教总是与众不同。

从教学中,李道路发现,有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是习惯、兴趣和生活能力。因此,从兄弟俩懂事起,他就注重培养他们各种相应的能力。

在李家,孩子的启蒙教育不是认字、识数、背古诗,而是教他们洗脸洗脚穿衣服、端碗拿杯用筷子,有意识地在这些生活琐事中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刚学会走路,爸爸妈妈就让他们自己盛饭、洗水果。三四岁时,又试着让他们自己到学校食堂买饭菜。开头几次由母亲带着,教他们怎么排队、怎么买饭买菜、怎么付饭菜票等等。小哥俩觉得"挺好玩",自然是乐此不疲。几次下来,他们有了经验,每天早餐时,一个端盆买稀饭或豆浆,一个提篮去买馒头、油条。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李道路夫妇可谓无处不放手:不论上幼儿园还是上学,父母从来不接送,每次都是小哥俩手牵手去去来来;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父母也不帮忙,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把生活和学习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作业,也是小哥俩互相检查、共同把关。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玩得正当,对开发智力、积累知识、塑造个性、强身健体都是很有益的。”这是李道路的体会。在方柏、方楠的记忆里,他们美好的童年生活完全是以“玩”为主的——那时,兄弟俩经常跟着乡下的小伙伴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虾,常常玩得忘记了回家吃饭。对此,爸爸妈妈从不责罚他们。

就是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玩耍中,小哥俩和同龄的小伙伴们还发明了一些小玩具,自制了“火柴枪”、“飞镖”等。为练好“枪法”,在小伙伴中树立威信,他们用白纸画出圈圈做靶子,站在几米外用自制“火柴枪”练习射击。玩耍,不仅使哥俩的小手一天一天变巧,而且大脑也越来越灵活了,尤其是养成了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不论对什么东西,他们都充满好奇,总有一大串“为什么”。为了探个究竟,刚买来的玩具,常被他们拆得七零八落。尽管多半难以复原,但是父母不但不责罚他们,反而宽慰道:“玩具就是买给你们玩的,拆卸也是一种玩。”

作为教师,李道路夫妻俩不管白天有多累,晚上都要坚持挑灯夜读。方柏、方楠小时候,不仅喜欢在父母读书时陪坐左右,而且常常争着翻看他们一点不懂但又那么吸引父母的书籍。入学后,他们自然也学着父母的样子用心读书了。

“小孩可塑性强,大人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惩罚,而是榜样。我们从自身做起,目的是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李道路如是说。

李道路夫妇深知,一个人的知识不是全靠老师教出来的,相当一部分要靠自学得来。因而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会使人受益一生。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每个寒暑假,他们都为自己和孩子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制度,全身心陪孩子一块读书,一块玩耍。

“夸奖、鼓励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动力。从他们孩提时候至今,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我们总会夸奖说‘你真棒!’像这样的鼓励、鞭策一直伴随他们度过了十多年。说实话,这两个孩子天资并不出众,而且就读的小学、初中也只是普通学校。他们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居中上游,并不特别突出。我并没有把目光完全盯在成绩上,而是注重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要求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课外知识的学习上,希望他们的思想能够自由发展,兴趣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多年来,我对他们的学习从不施加压力,从不因为分数低埋怨他们、惩罚他们,一切顺其自然,这让孩子养成了轻松学习的良好心态。我知道,现在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考试必考满分,名次必争第一,升学必进重点。其实,这样学习就成了孩子的精神负担,反倒事与愿违。”李道路说。

采访感悟:也许正是父母特有的宽容和诚恳的夸奖,才使得兄弟俩摆脱了功课的重压,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并在高考时出手不凡,取得优异的成绩,双双圆了自己的名校梦。这个“零惩罚”的个案,为我们树起了一个路标!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