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医中药

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

导读:1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1酸枣仁炮制方法的沿革酸枣仁炮制最早见于南齐《刘涓子鬼遗方》其中“白薇散用炒枣仁治疗不眠”。

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Shou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常用中药,性昧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作用。历代医药学家对其炮制方法及临床作用均颇为重视,保存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为此,笔者将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作一系统的阐述,以便全面地搞清其炮制历史沿革变化轨迹及前人的炮制原始意图和现代药学对其评价,为酸枣仁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1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1.1酸枣仁炮制方法的沿革酸枣仁炮制最早见于南齐《刘涓子鬼遗方》,其中“白薇散用炒枣仁治疗不眠”。南北朝刘宋时期《雷公炮炙论》中有“凡使,采得晒干,取叶重拌酸枣仁,蒸半日了,去尖皮了,任研用“。这是迄今见到最早关于酸枣仁净制要求去皮尖的记载。到了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要“去皮秤炒”,并且出现了大量炒制要求的记载,如《太平圣惠方》中“微炒”、“炒令香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凡使,先以慢火炒令十分香熟,方研破用“,《女科百问》“酒浸去壳研”等法。元代《丹溪心法》有“酒浸”;《世医得效方》“酸枣仁微炒去皮”等,出现了用辅料炮制的方法。明《本草纲目》有“用仁,以叶拌蒸半日,去皮、尖“,“炒仁研汤服”的方法。除沿用前人炒法,酒浸,蒸制等法外,明代还有《普济方》“去皮隔纸炒“、炒令香熟为度,“浸去皮焙”。《医方考》也有“酒浸半日,隔纸炒“等方法。到了清代,炮制方法及辅料应用逐渐增多,如:《本草新编》有“单炒”,《良朋汇集》有“炒研酒浸”,《幼科释迷》有“蚌粉炒”,《温热经纬》有“姜汁炒”,《得配本草》有“醋炒醒脾”等等。在炮制时间和程度上,明代《炮炙大法》提出炒后“勿隔宿”,清《得配本草》有“临时炒用”,《本草求真》则进一步说明“炒久则油枯不香,碎则气味俱失,便难见功“。炒制程度要求“微炒”、“炒黄”、“炒爆”,“炒令香熟”等,可见酸枣仁的传统炒制,要求轻炒,微炒至香即可,不可炒过,过则油枯不香;炒后搁置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气味散失,均影响疗效。以上历史沿革说明酸枣仁最早的炮制方法是炒制,炮制的原始意图是治疗不眠,后人逐渐在炒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蒸制,加辅料炒,但是沿用得较少,还是以炒制法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