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优网
首页 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育儿 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医中药

温肾才能消渴

导读:今恙由于肾水衰竭绝其生化之源阳不生则阴不长津液无所蒸以出故上渴而多饮下燥而不润前无以约束而频多下无以转输而艰秘食减肌削皆下元不足故也。

温肾才能消渴

《续名医类案》载陆养愚治两广制府陈公,年近古稀而多宠婢,且嗜酒。忽患口渴,茶饮不缀,而喜热恶凉,小便极多,夜尤甚,大便秘结,必用蜜导日数次,或一块或二三块。下身软弱,食减肌削。所服不过生津润燥清凉而已,脉之浮按数大而虚,沉按更无力,曰证当温补,不当清凉。问消本热症,而用温补何也?曰经谓脉至而促,按之不鼓,诸阳皆然。今脉数大无力,正所谓促而不鼓,无阳脉也。以症论之,口渴而喜热饮,便秘而尿偏多,皆无阳症也。曰将用理中参附乎?曰某所言温补在下焦,而非上中二焦也。经曰阳者从阴而极起也。又曰肾为生气之源。今恙由于肾水衰竭,绝其生化之源,阳不生则阴不长,津液无所蒸以出,故上渴而多饮,下燥而不润,前无以约束而频多,下无以转输而艰秘,食减肌削皆下元不足故也。曰予未病时阳已痿,是肾竭之应,既痿之后,虽欲竭而无从矣,被虽不悦而心折其言,遂委治之,乃以八味丸料加益智仁煎人参膏糊丸,每服五钱,白汤送下,日进三服,数日溺少,十日溺竞如常,大便尚燥,每日一次,不用蜜导矣。第口渴不减,食尚无味,以升麻一饯,人参、黄芪各三钱,煎汤送丸药,数服口渴顿止,食亦有味,又十日诸症全愈。

八味丸即金匮肾气丸。原方组成干地黄八两,薯蕷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八味末之,炼蜜和丸。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开温肾治疗消渴病之先河。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主藏精,司开合。肾阳亏虚,无以化气上升,津液不布,则口渴多饮。肾之开合失司,固摄无权则尿频量多。肾气丸既用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补阴之虚以生气,又用桂枝、附子助阳化气,使阴阳并补,阴津上承。开合有权,则消渴病诸症悉除。

对于肾气丸治疗消渴病,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尤以宋代医家许叔微剖析精详。他生动地比喻为“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复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能上。此板则终不得润也”。并指出“火力者,则是腰肾强盛也,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亦免干渴也。故张仲景云宜服肾气八味丸”。许氏十分强调下元火力对津液敷布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若肾虚,则无火力蒸腾于上,从而导致消渴,治疗当宗仲景肾气丸,使真火上蒸,水谷分流,阴津上承,消渴自愈。若徒持清凉,—昧养阴,非但消渴难愈,反有阻遏真阳之虞。

温肾治消渴,首创于张仲景,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与推崇。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甄立言《古今录验》都指出消渴病的多饮、多尿症状均是肾气不足,治疗上应用八味肾气丸补益肾气。《严氏济生方》也强调“消渴病以肾为主”。治疗上不仅仅是八味丸,而是以补肾为主随证加减。明代赵献可在《医贯》中明确指出“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原,使火在釜底,水火阴济,气上熏蒸,肺受湿气而渴疾愈矣。”张景岳也指出“无论上中下三消,宜急治肾,必使肾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自愈”。拟左归丸阴中求阳(左归九热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淮牛膝、鹿角胶、龟板胶),右归丸阳中求阴(右归九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制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来调整阴阳。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治消渴初宜养肺降火,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援则气上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喻嘉言则称八味丸为治消渴之圣药,并盛赞仲景所制此方为“具通天手眼”。清代温病学说趋向鼎盛之后,温肾治消渴曾被一些医家所忽视,大多推祟阴虚热盛的病机论,治疗上多采用滋阴清热。以致薛立斋用肾气丸治疗消渴病时,受到诸医的讥笑。

尽管肾气丸为治疗消渴病的良方,至今仍有效的应用于临床。但肾气丸治疗消渴病适用于阴阳两虚或阳虚为主者为宜,不宜泛治一切消渴病。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所说“确然审是命门火衰,然后可用桂附,若由热结所致,下咽立毙矣。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